隨著四月份車企新能源銷量數據陸續出爐,比亞迪以 210295 輛銷量領跑榜首,廣汽埃安與理想分別以 41012 輛和 25681 輛位列第二第三,哪吒、騰勢等新勢力也有著亮眼的表現。但歡喜并不屬于大多數人,申請破產的雷丁汽車顯然是局外人,雷丁汽車并未獲得中國車市的眷顧,昔日 " 老頭樂霸主 " 的出局,加速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洗牌。
雷丁汽車,相信對于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并不熟悉,甚至在此之前未有耳聞也并不奇怪。但對于中老年汽車消費者而言,并不陌生。原因在于雷丁汽車主要銷售的電動車,并非一線城市用戶熟悉的純電動轎車和 SUV 等主流新能源車型,而是俗稱 " 老頭樂 " 的低速電動車。
靠 " 老頭樂 " 低速電動車發家的雷丁汽車有著一段輝煌的過往,但彼時的汽車行業暗流涌動,危機與轉折總在不經意間來臨。
2018 年 11 月,國家六部門發布《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》,要求各地開展低速電動車清理整頓工作,明確指出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,加強低速電動車規范管理。
于是雷丁汽車開始謀求轉型,2019 年 1 月,雷丁汽車以 14.5 億元收購四川汽野馬汽車,獲得新能源汽車、傳統油乘用車、客車的生產資質,擁有完善的研發、制造、銷售服務體系。雷丁汽車拿下了野馬汽車 100% 的控股權,一舉拿下了全套生產資質,還獲得了野馬汽車在研發、制造領域積累的成果。
此前融資失敗或許已經預示著破產的結局,只是本以為雷丁汽車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開辟出一片嶄新的天地,卻不料還是跌落谷底。只能說,對于提前出局的結果,雷丁汽車已經努力過了。
追溯雷丁汽車發展史,靠 " 老頭樂 " 低速電動車發家,成長為該行業龍頭企業,更作為中國電動化汽車產業全面升級的主要推動者。之后在新能源浪潮下,轉戰乘用車市場,成為新能源車企的一份子,雷丁汽車順勢而生,造勢而為。但如今局外人的身份,值得我們思考,雷丁汽車轉型失敗是 " 時 " 還是 " 命 "?
可以說,一款熱銷車型的產生,是各家車企研發、品牌、產品、渠道以及供應鏈的博弈,還關乎行業發展趨勢,主流消費風向。
再者,受惠于電池原材料采購成本下降,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將會進一步下調,所以在價格方面的優勢,將會進一步的縮小。而且隨著人們消費水平提高,勢必會追求更加舒適的體驗,品牌力已成為消費者考慮的必要因素。
總之,雷丁汽車的出局有自身實力不濟、發展戰略布局失誤有關,也和時代大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。
不可否認雷丁汽車對于汽車發展做出的貢獻。曾經擁有業內最齊全產品線的雷丁,不僅有暢銷的 D70D50 等產品,有行業首款三廂電動汽車雷丁小王子,更創造了行業首個大單品。但一則破產的消息宣告著英雄成為過去時。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警醒著每一位局中人,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洗牌或將以倍速進行。
據悉,今年 4 月初,天際汽車(長沙)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一則《天際汽車停工停產通知》稱,鑒于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,自 2023 年 4 月 1 日起,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、停工政策。此外威馬汽車、愛馳汽車也被曝出了欠薪、停工等負面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