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ZAKER 宙世代元宇宙 ZAKER智慧云 免費視頻剪輯 合作 加入
ZAKER汽車 昨天

走大眾路線還是特斯拉路線?比亞迪走向全球的兩難選擇

比亞迪!比亞迪!...2023 年來,有關比亞迪的聲音不絕如縷,響徹大江南北,也飄向了大洋彼岸。耕耘新能源賽道十余年,比亞迪迎來豐收季節,碩果累累。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遙遙領先,一騎絕塵;一舉成為了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制造商;核心技術 " 云輦 "" 易四方 " 碾壓同行。比亞迪的確可以憧憬更美好的未來了,而 " 出海 " 便是構建美好未來的不二之選。

據中汽協數據顯示:今年一季度,我國汽車出口 107 萬輛,同比增長 58.1%;而去年汽車出口量排名全球第一的日本,一季度汽車出口 95.4 萬輛,單季度比較已低于中國汽車出口量。在 4 月份,我國汽車企業出口量達 37.6 萬輛,同比增長 1.7 倍,持續實現迅猛增長。1-4 月,共出口汽車 137 萬輛,同比增長 89.2%;其中,新能源汽車出口 34.8 萬輛,同比增長 1.7 倍。

今年 1-4 月,中國汽車出口數量趕超日本,實現了世界第一的壯舉,然而從品牌銷量以及覆蓋面,影響力上來講,還是遠遠落后于大眾、豐田等國外車企。中國汽車制造走出國門,是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。

近日,據法國《回聲報》報道,比亞迪正在與法國政府探討法國建廠的可能性,比亞迪仍在探索最合適的歐洲電動汽車工廠選址。此外,德國、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也在向比亞迪發出邀請函,希望比亞迪能在當地設廠。而比亞迪的目標是最早在 2025 年在歐洲量產第一批汽車,具體工廠選址將在年內做出決定。

比亞迪會以什么樣的方式進入歐洲?是采取大眾式的合資,還是特斯拉的獨立建廠?這是一個難題,需要分析不同的歷史條件和市場機遇。

當面臨著兩個選擇時,我們或許可以用過來人的經驗來借鑒一下。

時光來到 1984 年,彼時大眾進入中國,這是在中國汽車工業薄弱,希望用市場換技術的背景下促成的。中國改革開放自 1978 年開始,迫需完成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身份轉變,而汽車工業的發達與否是判斷一個國家的工業基礎的重要參考。面對著技術與經驗的雙重匱乏,只能畫出了 " 市場潛力十足 " 這塊大餅,以此吸引國外汽車廠商,也鮮有回應,只有時仍大眾汽車董事長卡爾 · 哈恩優越的戰略眼光看重了中國市場的潛力,力排眾議主導了與上汽的合作,才有了后來的上汽大眾。

這次合作,中國獲得了完整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和建設,而大眾汽車則獲得了巨大的市場,以及近四十年的市場話語權。大眾汽車也先人一步走入國人眼中,一代經典 " 桑塔納 " 更是成為了許多數人眼中的 " 夢中情車 "。

后面進入中國合資的車企,則是遇到了一些發展瓶頸,需要探索新的市場等類似問題,譬如奧迪汽車,中國則需要刺激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以及獲得更多先進的經驗和技術。雙方各取所需,合力達成 " 共贏 " 局面。

再把時光拉回 2018 年,在上海政府支持下,特斯拉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、制造、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,這標志著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落戶上海臨港地區。此時特斯拉引入中國,是為了帶動中國的新能源電動車行業發展強大起來,一來,可促進相關產業鏈的升級;再者,可促進國內新能源車企發展,形成良性競爭,培養行業人才。畢竟特斯拉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一體壓鑄機,高度自動化的車間,還掌握著新能源汽車許多先進生產技術。

歐洲作為早期工業革命發源地,汽車工業起步早。歐洲汽車發展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末期,在 20 世紀初期迎來蓬勃發展時期,法國、德國、意大利等國家的汽車制造商相繼成立,有著完整的產業鏈,聞名世界的豪華品牌 "BBA" 也均誕生于歐洲。

但就新能源市場滲透率而言,與中國仍然存在著一些差距,這或許也是雙方走得近的直接原因吧。據相關數據顯示,2023 年 4 月份,歐洲主要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平均滲透率達到 20.7%。比亞迪此時進軍歐洲建立工廠,是不錯的時機。

合資經營確實有著以下優點:其一,可以減少國際化經營的資本投入,和當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資,資本投入減少,風險較低。其二,有利于彌補跨國經營經驗不足的缺陷,吸引和利用東道國合資方的資源。其三、充分利用當地合作伙伴的經驗和本土知識,彌補自己經驗不足的缺陷。

但比亞迪若合資建廠,那就意味著需要分出市場份額,意味著市場主動權流失、話語權缺失,或許還需要共享技術成果,但以目前而言,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技術是領先的。合資建產雖會降低風險,為更快進入市場提供便捷,但此時比亞迪勢頭大好,可以承擔著一定的風險。如今比亞迪受邀歐洲建立工廠,情形與特斯拉進入中國自建工廠頗有幾分相似。比亞迪如若不遇資金緊缺狀況,且能夠承擔壓力與風險,顯然自建工廠是最優選。

可能有人會說,比亞迪雖有領先的技術,但在品牌建設方面還有欠卻,品牌力、影響力不足,不如豐田、大眾等,想要在歐洲市場成就一番偉業火候不足。殊不知,比亞迪旗下仰望品牌便是其探索 " 豪華 " 之路的開始,仰望系列車型在上海車展時也深得老外的青睞。況且增強品牌建設任重而道遠,不能急功近利,需要用真正的 " 性價比 " 產品深入大眾心里,長此以往。堅守品牌初心,最終才會獲得消費者的信賴,建立起品牌信任感,品牌影響力自會提升。

中國車企即將迎來出海大浪潮,比亞迪早前已在東南亞布局,長安、吉利也緊隨其后,落子東南亞,未來還會在更多地區開花。合資還是自建?這并不是比亞迪面臨的選擇,也是眾多車企需要面對的。

最終比亞迪會選擇合資還是獨立建廠,還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態度。比亞迪可以做的就是不斷提高產品的競爭力,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,若想在國外刮起一輪 " 比亞迪 " 狂潮,或許還需結合當地人文生活,使用場景等需求做出產品上一系列的調整。

ZAKER汽車

ZAKER汽車

ZAKER汽車,老司機最愛的汽車讀物。

訂閱

覺得文章不錯,微信掃描分享好友

掃碼分享
a片入口免费私人,在线免费看有码av污片网站,国产aa片视频纯黄a片视频,亚洲污片免费看